一次积木搭桥比赛

上周朋友邀请我参加一个力学学院办的比赛,内容是用积木搭桥然后加载负荷,载重能力强并且用料少的桥得分越高,感觉挺好玩就参加了。

准备

我们是在周五比赛,前一周周三有个培训但我没空去,一直到比赛前的周三我才上手摸到积木。说实话这个积木挺松的,比乐高送不少,而且单位体积比较大,感觉难度略大。
积木实物

周三之前我了解了一下搭桥比赛,还咨询了一下高中物理老师,不过好像很多比赛都是用木棒之类的搭的,用积木比较少见。老师给的建议是试着搭个桁架或者拱桥(不过这些最后都没实现)

先讲解一下规则。

三种积木,2×4积木200粒;2×2积木60粒;2×8积木40粒;一根3m塑料绳按需使用(这个玩意很坑)

有净空要求,也就是桥中间必须有一块规定尺寸的地方不能有建筑物,对桥长,桥宽都有要求。

负载有1kg和5kg的,最多放50kg,正式比赛负载放上去不能拿下来,也就是说1kg放完就不能先把1kg拿下来再放5kg了,这比较挑战我们对桥梁承重能力的预估和策略。

最后得分如下。

  1. 结构设计img(30分):每组派出1位代表向评委老师介绍模型设计,评委老师从模型外观和设计理念等方面为模型打分img。//但最后没有时间介绍就直接看设计打分了
  2. 计算模型结构荷重比img,其中img为模型结构承受的最大荷载,img为用去的积木的总换算重量,积木种类对应的换算重量见附表,img=imgimg计算方法为img

这里有一个换算重量,也就是桥梁的重量不是实际重量而是按照表格换算而来,于是塑料绳非常重,对荷重比影响很大。

积木种类 2×4积木 2×2积木 2×8积木 塑料绳
换算重量 0.2千克/粒 0.1千克/粒 0.4千克/粒 10千克/米

一开始桥墩是打算搭成空心长方体的,不过这种还是有点费材料,每层四块4*2积木,后来优化了一下改成了一层3块一层2块平均每层2.5块。

最开始的桥墩

桥墩v2.0

改良之后的桥墩用料省了不少,不过垂直于桥梁方向的稳定性大大下降,在放负重的时候要比较小心。

说起来比较搞笑,这个练习的场地只有一堆积木但没有负重,只有一桶17L的水和一个水壶之类的杂物,所以搭的时候不知道实际的负载能力,为此我们又从宿舍搞过来一堆哑铃片当负载,这下总归定位比较清晰了。

试图用水瓶测试载重能力 还真行

顺带一提以上是我们的第一座载重能力较强的桥梁,就算第一版正式版吧。这版放一桶17L的水没什么问题,当时在练习的其他几组看着都有些震惊看着就很爽哈哈哈。

后来又咨询了一下老师,让我们了解一下工字钢,于是就去了解了一下。虽然我对力学完全没什么深入理解,但是看介绍似乎就是把向下的力分散到离中轴线较远的地方,按照这个思想我们开始构建第二版桥梁。

这个版本的桥墩虽然稳定性不够,但是承载能力仍然绰绰有余,所以看到其他组都花了很多积木在桥墩上我们就很不理解,这又不是艺术比赛把桥墩造这么大干啥?

第二版就是改成类似工字钢的形状,但承重似乎反而还略有下降了,另外没找到图片就不放了。

第三版一开始我提出的设想是搞一个罗马数字II的形状,也就是变异工字钢,不过经过演变又变成了一个完全填充的结构,不知为什么这版相当的稳固。

周三的最后一版

我们加到了38kg仍然没塌,只是在放负载的时候有一些声音,还有一定余量。

正式比赛

到了正式比赛我们自然是轻车熟路,不过也做了一些改进,之前的桥墩稳定性还是不太够,我们担心上负载的时候重心没控制好可能会直接倒掉,于是换了一种稳定性更强的结构,而成本上升并不很大,每两层1.1kg。

中间我们还考虑过要不要用绳子加强一下,因为规则中允许在正式加载前进行两次试加载,有一组靠着绳子,桥都已经形变到几乎完全断裂了,但有两根绳子硬撑到了45kg。不过我们最后还是没用,感觉绳子10kg/m性价比还是太低,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,最后排名高的队伍几乎都没用绳子。

第一次试加载我们成绩来到了38kg,对此我们还算满意,但距离极限50kg还有一段距离。分析了一下,可能是放负载的时候有点快,重心没调整好。

第一次加到34kg时,注意到形变还挺厉害的

1kg加完之后加了一个5kg直接塌了

于是一直到正式比赛我们都没再改,重新搭了一遍上场(因为第一次的被压塌,很多积木有点坏了)

正赛我们在加负载的时候更谨慎了,尽量让每块砝码重心都对齐,就这样来到了38kg,40kg,到这里我们就已经比较满意了,因为这时荷重比已经超过1了(我们桥换算重量30多kg,算是相当轻量化的),最后我们挑战了一块5kg,居然放上去了!我们都意料不到的惊喜出现了,直接把荷重比提到了1.2,这下我们就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了。

神奇的45kg

最后50kg当然不出意料的塌了。

除了这个45kg相当不错的成绩,我们极致的节约也是很关键的。其他组剩下的积木几乎都只有十几二十块,而我们光是2*4的积木就是剩了120块!!直接三位数了,可以说真正的环保节约了。

最后没什么悬念的拿了第一。//第二名似乎也是相同思路,剩的积木比我们还多,但是遗憾的是载重略低,38kg,可以说这个最后的5kg真是神来一笔。

总结

比赛好玩没压力,三位桥梁工程师造得一手抗压好桥轻松拿第一,拼积木拿一等奖还能抵学分(其实这才是初衷),这么好玩的比赛以后还要参加!